六月的清晨,朝霞刚漫过巷口的老槐树,岐仁堂的木门就\"吱呀\"一声开了。岐大夫背着手站在阶前,看着巷子里晨练回来的老街坊,手里的紫砂壶冒着轻烟。他身后,小徒弟阿明正踮脚卸下\"岐仁堂\"的木匾罩布,红底金字在晨光里亮得温润——那是光绪年间传下来的老匾,边角虽有些磨损,\"仁心济世\"四个小字仍清晰可辨。
\"师父,今早露水重,您这膝盖没犯沉?\"阿明揉着胳膊问。他知道师父年轻时在山里采药伤过腿,阴雨天总爱发僵。
岐大夫笑了,用壶盖刮着浮沫:\"放心,昨儿用当归、红花泡了脚,《金匮要略》说'血不利则为水',血脉通了,筋骨自轻。\"正说着,巷口传来\"哎哟哎哟\"的叫唤,一个穿蓝布衫的老汉捂着腰挪过来,裤脚还沾着泥点。
一、张老师的颈肩愁
\"岐大夫,您可得救救我这老脖子!\"老汉是巷尾小学的退休教师张秉义,教了四十年书,临了落了个毛病——脖子转不活络,夜里躺不平,稍动一下就\"咯吱\"响,连带肩膀酸得抬不起来,抱孙子都得侧着身子。
岐大夫让他坐在竹椅上,指尖在颈后慢慢按下去。张老师\"嘶\"地吸了口凉气:\"就是这儿!像有小石子硌着。\"
\"您先别急。\"岐大夫收回手,\"年轻时批改作业,是不是总伏在案上?\"
张老师点头:\"可不是嘛,作业本堆得比教案高,一坐就是大半夜。\"
\"《黄帝内经》说'久视伤血,久卧伤气,久坐伤肉,久立伤骨',\"岐大夫拉过他的手腕搭脉,\"您这脉沉而细,舌头上苔薄白,是肝肾精气亏了。肝主筋,肾主骨,精血不足,筋骨就像久旱的田地,没了滋养,自然会结疙瘩、生涩滞。\"
张老师急了:\"那咋办?我还等着带孙子去公园放风筝呢!\"
\"别急,先给您松松筋。\"岐大夫转身从药柜里抽了个抽屉,里面是晒干的鸡血藤,暗红的藤条上还带着纹路。\"这鸡血藤,《本草纲目拾遗》里说它'壮筋骨,已酸痛',配上熟地黄、骨碎补,都是填精补髓的主儿。\"他一边说,一边让阿明称药:熟地黄二两,鸡血藤一两五钱,骨碎补一两五钱,还有肉苁蓉、鹿衔草、淫羊藿各一两,最后抓了五钱莱菔子。
\"莱菔子不是消食的吗?\"张老师瞅着那点淡绿色的种子,有点犯疑。
\"这您就不懂了,\"岐大夫笑着用戥子拨弄药末,\"您这病不光是虚,久坐还积了些浊气,莱菔子能'下气定喘,消痰消食',《本草纲目》里说它能'利大小便',把浊气排出去,补药才好往里走。就像田里长了杂草,得先除了草,肥料才见效。\"
阿明在一旁研药,铜碾子转得\"咕噜\"响。岐大夫又道:\"等会儿把这些药研成末,用蜜炼成丸,每丸三钱,早晚各一丸。蜜性甘缓,能'补虚缓急',《神农本草经》说蜂蜜'安五脏诸不足',正好裹着药劲儿慢慢渗进筋骨里。\"
张老师拿起一颗刚搓好的药丸,黄澄澄的像颗小枣,凑近闻了闻,一股药香混着蜜甜直往鼻子里钻。\"岐大夫,我这脖子转着响,是不是书上说的'骨痹'?\"他年轻时也读过几本医书。
\"正是!\"岐大夫眼睛一亮,\"《素问·痹论》说'骨痹不已,复感于邪,内舍于肾',您这是早年劳伤,后来又受了些风寒,邪气裹在骨节里。这丸子里的鹿衔草、淫羊藿,都是能祛风湿的,再配上补肝肾的药,正合了'扶正祛邪'的理。\"
临走时,张老师揣着药丸子,脚步轻快了些:\"等我好了,给您送副我写的字!\"岐大夫挥挥手:\"先把脖子练灵活了再说!\"
二、快递员的腰杆硬
午后的日头正烈,巷口的电动车\"吱\"地停在岐仁堂门口,快递员小王跳下来,一手扶着腰,龇牙咧嘴地往里挪。他穿着湿透的蓝色工装,裤腿上沾着泥,显然是刚从雨里跑回来。
\"岐大夫,快给看看!\"小王一进门就瘫在椅子上,\"早上送件时,搬个大箱子猛地一使劲,腰就跟断了似的,现在直不起来,躺床上翻身都疼。\"
岐大夫让他趴在诊床上,掀开衣服一看,腰眼那儿有点发青。\"您这腰,平时就不舒坦吧?\"他用掌根在腰椎两侧按了按,小王疼得直哼哼。
\"可不是嘛,\"小王喘着气,\"我们这行,一天骑十几个小时电动车,风里来雨里去,前阵子就觉得腰发凉,阴雨天更厉害,没想到今天直接'罢工'了。\"
\"摸您这脉,沉而迟,舌头上有白苔,\"岐大夫收回手,\"是肾阳亏了。肾主骨生髓,腰为肾之府,您常年受风寒,肾阳被伤了,就像炉子里的火不旺,骨头自然不结实。《伤寒论》里说'少阴之为病,脉微细,但欲寐',您是不是总觉得累,晚上还爱起夜?\"
小王猛点头:\"对对对!有时候送件到后半夜,腿都发沉,总想去厕所。\"
\"这就对了。\"岐大夫转身开方,笔在纸上沙沙响,\"给您用巴戟天、仙灵脾温补肾阳,这两味药都是'助阳益精'的,《神农本草经》说巴戟天'主大风邪气,强筋骨';再加上鸡血藤、川断通经络,乳香、没药活血止痛——您这是有瘀,搬箱子时气血被扭着了,得让血活起来。\"
阿明按方抓药,熟地黄、巴戟天、仙灵脾各抓了一大把,研成末后,岐大夫亲自上手炼蜜为丸,每丸九克。\"这丸子比早上张老师的大些,\"他递给小王一丸,\"您这是急症,药量得足点,一天三次,每次一丸,用温水送。十五天一个疗程,让肾阳慢慢补起来,腰杆才能硬。\"
小王捏着丸子,有点犯愁:\"我这天天在外跑,吃饭没准点,会不会影响药效?\"
\"《脾胃论》说'内伤脾胃,百病由生',\"岐大夫叮嘱道,\"再忙也得吃口热乎饭,别总啃冷面包。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,吃不好,药再好也吸收不了。还有,雨天别穿短褂,护好腰,别让寒气再钻进去。\"
正说着,巷口卖西瓜的老李探头进来:\"小王这腰,是不是跟我去年那毛病像?我那会儿疼得直不起身,吃了岐大夫三盒丸子就好了!\"
小王眼睛一亮:\"李叔您也得过这病?\"
\"可不是嘛,\"老李蹲在门槛上,拍着腰笑,\"我那是年轻时在砖窑厂搬砖,累坏了腰,后来一弯腰就像有针扎。岐大夫说我是'肾阳亏虚,经络瘀滞',吃的就是这丸子,现在扛两袋西瓜都不费劲!\"
小王看着手里的药丸,仿佛已经感觉到腰眼那儿暖烘烘的,心里踏实了不少。临走时,岐大夫又给他贴了片膏药:\"这是用甘遂、南星、透骨草做的,贴在疼处,能帮着把寒气拔出来,内外夹攻,好得快。\"
三、广场舞领队的膝盖软
傍晚时分,岐仁堂里飘着一股淡淡的酒香。阿明正把炒好的马钱子装进瓷罐,就见广场舞领队刘大妈扶着门框进来,一步一挪,往日里利索的脚步变得蹒跚。
\"岐大夫,您可得给我好好看看!\"刘大妈一坐下就叹气,\"前儿跳《最炫民族风》,转了个圈,膝盖'咔'地一响,当时没在意,今儿早上起来,疼得站都站不稳,上下楼梯跟踩棉花似的。\"
岐大夫让她伸腿,膝盖一弯,果然有\"咯吱\"声。\"您这膝盖,平时是不是总觉得发软?\"
\"对对对!\"刘大妈拍着大腿,\"有时候跳着跳着,膝盖突然一软,差点跪下。我还以为是缺钙,吃了不少钙片也没用。\"
\"这不是缺钙的事,\"岐大夫摇头,\"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说'女子七七,任脉虚,太冲脉衰少,天癸竭',您这是肝肾不足,精血亏虚,膝盖里的筋脉失了滋养,就像车轴没了油,转起来自然费劲。\"他指着药柜里的骨碎补和肉苁蓉,\"这两味药,能补肝肾、强筋骨,《本草纲目》说骨碎补'治耳鸣及肾虚久泄',肉苁蓉'益髓,悦颜色,延年',正好适合您。\"
刘大妈有点怕药苦,皱着眉问:\"能不能弄点不苦的药?\"
岐大夫笑了:\"给您做丸药,用蜜炼了,甜丝丝的。这里面有熟地黄、骨碎补、鸡血藤,都是补的,再加点乳香、没药、汉三七,活血止痛。您这膝盖不光是虚,跳得多了,经络里也积了些瘀血,得让血活起来,筋脉才能舒展。\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