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0章 岐大夫解产后少乳谜(2 / 2)

年轻爸爸急得直搓手:\"岐大夫,她怎么会这样啊?昨天还好好的,就是奶水少......\"

\"你媳妇是不是平时就怕冷,吃凉的就拉肚子?\"岐大夫一边准备艾灸,一边问道。

\"是啊!\"爸爸连忙点头,\"她冬天手脚总是冰凉,夏天都不敢吃冰淇淋,我还笑她是'冰美人'。\"

\"《黄帝内经》说'饮食自倍,肠胃乃伤',何况是误用苦寒之药。\"岐大夫取来艾灸条,点燃后悬灸产妇的关元、气海、足三里等穴位,\"你媳妇本就是脾胃虚寒体质,就像地里的土本来就湿冷,滋乳汤里的知母、玄参都是大寒之药,《本草纲目》说知母'其寒润之性,最伤脾胃',这就像在冰上浇冷水,脾胃阳气被彻底浇灭了。\"

\"脾主运化,胃主受纳,脾胃阳气一败,就像灶台没了火,吃进去的东西非但不能化生气血,反而变成寒湿往下泻。你看她四肢厥冷、脉微欲绝,这是阳气虚脱的危象,再晚点就麻烦了!\"

奶奶听得浑身发抖:\"都怪我老糊涂,不知道她身子虚......\"

\"现在先救急,\"岐大夫看着产妇喝下药后,手脚稍微回温,\"参附汤是《伤寒论》里回阳救逆的第一方,红参大补元气,附子温壮元阳,就像给快熄灭的炉火加上最旺的炭。等她阳气稍复,再用加味生化汤温补气血,但要重加姜、桂,去掉一切寒凉药。\"

两个小时后,产妇缓缓睁开眼睛,嘴唇颜色转红,手脚也有了温度,只是虚弱得说不出话。岐大夫让学徒煮了生姜红枣小米粥,用小勺慢慢喂下。

\"记住,产后用药最忌闭门造车,\"岐大夫对年轻爸爸郑重叮嘱,\"民间偏方虽好,但要看体质。你媳妇这种虚寒体质,别说滋乳汤,就是普通的蔬菜水果都要挑温性的吃,像苹果、葡萄可以吃,西瓜、梨绝对不能碰。\"

\"那她以后还能有奶水吗?\"爸爸担心地问。

\"只要脾胃阳气恢复,气血就能生化。\"岐大夫换了温和的语气,\"我给你开个方子,以李可老中医的加味生化汤为基础,重加炮姜五钱、桂枝三钱,去掉桃仁,改用红花二钱,温和活血;黄芪加到一两五钱,党参一两,大补元气;炮甲珠粉一钱,王不留行三钱,丝瓜络三钱,通络下乳;再加上炒白术五钱、茯苓五钱,健脾祛湿。\"

\"这药要喝十天半月,每天用黄酒和生姜煎,喝完后用盐袋子焐焐肚子,帮助脾胃回暖。\"岐大夫又写了个食疗方,\"每天用当归五钱、黄芪一两、生姜五片、红枣十枚,炖一只老母鸡,连汤带肉吃,这比任何下奶药都养人。\"

一周后,产妇由家人搀扶着来复诊,脸色已恢复红润,说话也有力气了。\"岐大夫,谢谢您救了我一命,\"她轻声说,\"现在奶水虽然还不多,但每天都在慢慢增加,喝了您开的药,胃里暖暖的,再也不拉肚子了。\"

诊脉时,脉象已趋和缓,沉象渐去。岐大夫在原方基础上调整了剂量,加了鹿角胶三钱烊化:\"鹿角胶温肾助阳,补精血,能增强生乳的效果。记住,以后无论吃什么补药,先问问自己胃里受不受得住,脾胃是气血的源头,源头温暖,水流才会充足。\"

年轻爸爸扶着媳妇离开时,特意回头对岐大夫鞠了一躬:\"岐大夫,我们以后再也不敢乱喝偏方了,您这课比什么都值钱,让我们知道了身体是怎么回事,药该怎么吃。\"

诊所里,艾灸的余温尚未散去,药柜上的\"红参\"、\"附子\"在冬日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厚重。岐大夫看着窗外飘落的第一片雪花,想起《脾胃论》的开篇:\"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。\"这产后少乳,看似是乳汁不足,实则是脾胃生化之源是否充沛,阳气是否通达,需得像对待初生的婴儿般,小心翼翼地呵护那一点脾胃阳气,方能让乳泉长流。

第四章 职场妈妈的\"气阴亏\"与一瓯润燥生乳膏

立春后的清晨,岐仁堂来了位穿着职业装的年轻妈妈,怀里抱着吸奶器,脸上带着疲惫的笑容。\"岐大夫,又来麻烦您了,我这上班刚半个月,奶水就明显少了,晚上回家孩子饿得直哭,我这心里跟刀割似的。\"

这位张女士在外企工作,产假一结束就重返职场,每天泵奶三次,常常因为开会耽误时间。\"我知道产后半年最关键,可工作实在放不下,最近总觉得口干舌燥,嗓子像冒火,晚上睡觉出虚汗,白天没力气,月经量也少得可怜。\"

岐大夫诊脉时,发现她脉象细数,右寸关尤甚,舌体瘦薄,舌质红少苔,舌面有裂纹。\"你这是典型的气阴两虚,兼有肝郁气滞。\"他倒了杯麦冬沙参茶,\"《黄帝内经》说'劳则气耗',你上班劳心劳力,又经常熬夜泵奶,气阴被过度消耗,就像油灯芯太长,油又加得不够,自然越烧越枯。\"

\"奶水是气血所化,气不足则推动无力,阴不足则化源匮乏。\"岐大夫指着她的舌苔,\"你看这舌红少苔、有裂纹,都是阴液亏虚的表现;脉细数、口干咽燥,是阴虚有热;晚上盗汗,是阴虚火旺,迫津外泄。\"

张女士点点头:\"是啊,我现在每天要喝好多水,可还是觉得渴,皮肤也干得厉害。而且心里特别烦躁,看同事哪儿都不顺眼,回家也没耐心哄孩子。\"

\"这就是气阴两虚兼肝郁的表现。\"岐大夫开始写方子,\"这次得用膏方慢慢调,汤药虽快,但你上班没时间煎药。就以《温病条辨》的增液汤和《景岳全书》的左归饮为基础,化裁一个润燥生乳膏。\"

他边写边解释:\"生地黄一两,滋阴养血,填补肾水,就像给干涸的池塘注水;玄参八钱,清热滋阴,润燥软坚,能缓解你咽喉干痛;麦冬八钱,养阴润肺,益胃生津,尤其适合你这种口干舌燥的;这三味是增液汤,能增水行舟,补充阴液。\"

\"再加山茱萸五钱,滋补肝肾,收敛虚汗;枸杞子六钱,滋补肝肾,明目益精;怀牛膝五钱,补益肝肾,引血下行;这三味是左归饮的底子,加强滋阴补肾的作用。\"

\"气阴双补,不能忘了补气:黄芪一两,大补元气,气能生血,就像给水泵加大马力;太子参八钱,补气养阴,不上火,适合你这种阴虚体质;五味子五钱,酸温收敛,既能止汗,又能生津,就像给漏水的瓶子盖个盖子。\"

\"肝郁也要疏解:柴胡三钱,疏肝解郁;白芍八钱,柔肝缓急;合欢皮八钱,安神解郁;这三味药让你心情舒畅,肝气顺了,气血才能通畅。\"

\"下乳通络的药不能少:炮甲珠粉三钱(研末冲服),王不留行八钱,丝瓜络八钱,路路通八钱,这些药能打通乳络,就像疏通堵塞的水管。\"

\"最后加蜂蜜四两收膏,蜂蜜甘温,既能调味,又能润肺通便,还能缓和诸药的偏性。\"岐大夫放下笔,\"这膏方先吃半个月,每天早晚各一勺,用温水冲服。记住,冲的时候用温水,别用开水,以免破坏药效。\"

\"还有几个小窍门,\"岐大夫叮嘱道,\"上班时每隔两小时定个闹钟,不管多忙都去泵奶,规律刺激才能促进乳汁分泌;包里备点红枣、桂圆,饿了就吃两颗,比吃零食管用;办公室备个保温杯,泡麦冬、沙参、枸杞当水喝,滋阴又润燥。\"

\"最重要的是心态,\"岐大夫看着她焦虑的眼神,\"《内经》说'心主神明',你越是担心奶水少,心火越旺,越耗阴液。把工作节奏放慢点,孩子饿了可以先喝存的母乳,别给自己太大压力。\"

半个月后,张女士再来时,气色好了很多,脸上有了光泽,说话也有了力气。\"岐大夫,您这膏方太神奇了!喝到第五天,口干舌燥就好多了,晚上盗汗也少了。现在奶水明显多了,早上泵一次够孩子吃两顿,晚上回家也能喂饱他了。\"

岐大夫在原方基础上调整了剂量,加了当归六钱、川芎三钱:\"now 阴液渐复,加点活血药,让气血运行更通畅。记住,膏方可以再吃一个月,把气阴两虚的底子补上来。\"

离开诊所时,张女士手里拎着新熬的膏方,脚步轻快了许多。路过地铁站,她给孩子买了个安抚奶嘴,想起岐大夫说的\"规律泵奶、心态放松\",觉得这比任何职场技巧都重要。在写字楼与育儿室之间奔波的日子里,这罐润燥生乳膏,就像一味温柔的药引,调和着现代职场妈妈的气与血,阴与阳,让那连接母与子的乳泉,在忙碌的生活中,依然能缓缓流淌。

尾章 乳泉背后的生化之道

暮色中的岐仁堂,药香与饭香交织。岐大夫看着案头堆放的医案,从王女士的脾胃虚寒到刘女士的肝郁气滞,从误用偏方的阳气暴脱到职场妈妈的气阴两虚,这些产后少乳的故事,看似病症各异,实则都围绕着\"生化\"二字。

《黄帝内经》说\"生化乏源\",这乳汁的生化,离不开脾胃阳气的温煦、肝木条达的疏泄、气血津液的充盛。就像李可老中医的加味生化汤,妙在\"推陈致新\",既非一味蛮补,也非单纯通泄,而是在化瘀中求新生,在补虚中助流通。

他想起给张女士开的润燥生乳膏,用增液汤增水行舟,以左归饮滋补肾阴,看似与\"生化\"无关,实则阴液充足方能化气,气足则血生,血生则乳下,这是从根本上滋养生化之源。而刘女士的逍遥生化饮,将疏肝解郁与活血通乳结合,则体现了\"气得疏泄,血得归经\"的生化智慧。

窗外传来婴儿的啼哭声,是附近新妈妈抱着孩子路过。岐大夫走到药柜前,取出当归与黄芪,放在手心轻搓,那股辛香与甘温的气息,仿佛能让人感受到气血流动的温暖。他想起《傅青主女科》里\"夫乳乃气血之所化而成也,无血固不能生乳,无气亦不能生乳\",这气血的生化,既需脾胃这个\"后天之本\"的运化,也需肝肾这个\"先天之本\"的充养,更需肝气的调达、心气的平和。

学徒端来一碗生姜红枣粥,热气腾腾。岐大夫喝了一口,暖意从胃里散开,忽然明白,这产后少乳的调理,何尝不是在调人生的\"生化之道\"——无论是职场妈妈的焦虑,还是家庭关系的紧张,或是体质虚寒的偏颇,都需在补与通、温与清、攻与守之间,寻得那一味平衡,让生命的源泉,如同乳泉般,在经历孕育的辛劳后,依然能汩汩流淌。

竹帘外的月光渐明,洒在\"岐仁堂\"的匾额上,也洒在药柜里的当归、黄芪、炮姜之上,仿佛在诉说着:人生如药,需得辨证施治;乳泉如道,贵在生化无穷。这悬壶的故事,便在这一碗碗汤药、一帖帖膏方中,传承着古老的智慧,温暖着现代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