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64章 亦不例外(1 / 2)

不过某些事情,我们需要从大局和长远的角度看待。”

叶轩仿佛全然没察觉朱元璋的恼怒情绪,依旧从容说道。

他心知肚明,这场风波定会引起一场大整顿,必有官吏遭殃。

然而——

那又如何?不过是小小的五品官员,与他又有多大关联?

毕竟砍脑袋的又不是他。

“放开海禁之后,我大明可更好地与各国互通交流。

若一直固守锁国政策,虽说短期内能让帝国休养生息,但从长久而言,并不符合国家的发展需求。”

叶轩接着补充道:“我曾说过,垄断海外贸易并非明智之举。

同时,海洋贸易蕴含诸多风险。”

“但如果设立进出口关税,则几乎可以规避海运的各种风险,而且利润极高,几乎是稳赚不赔。

这样一来,我大明的财政收入也将得以大幅增加。”

“如今,虽然我朝的航海技术处于领先优势,但由于世界广阔,我们闭关锁国过久,缺乏对外了解,其他文明可能迅速超越我们也未必可知。”

“这就埋下了极大的隐患。”

“并且因为长时间禁海,我大明航海技术进步迟缓。

一旦放开海禁,航海事业必定迎来飞速发展。”

“再者,长期禁海或许会让大明在外商竞争中丧失主动权。”

“与其一直处于被动境地。”

“不如积极应对。”

“通过开放海禁推动对海外贸,不但可以强化对外交往,也能带动国内商品经济繁荣,民众生活势必会更加富裕。”

说到这里,叶轩停顿了一下,观察朱元璋的反应。

此刻,朱元璋内心充满了困惑与惊讶。

竟然从未察觉禁海有如此多弊端,放开海禁的利处居然这般显着?

而进口税及出口税这一制度...

若是真的能够抵消过去皇家独自经营海贸所获得的利益....

至于倭寇问题...

显然需要深入调查。

另外张士诚和方国珍残余势力的存在,也需要特别留意和对付。

即便放宽海禁可能会伴随许多问题,但一味禁海不过是在回避问题,并未真正去解决。

想到这里,朱元璋陷入了深思之中。

而一旁的叶轩依然滔滔不绝讲述着。

许久之后,叶轩终于停止讲话,干渴之下端起茶盏饮了一口润喉。

“陛下,您的想法如何呢?”

“这事还需再多斟酌一下。”

“叶爱卿今天很辛苦了,暂时退下休息吧。”

朱元璋心里已然有所松动,但暂时未置可否。

就这么结束谈话了吗?

叶轩早有离去之意。

一听召唤,便随即跟随宦官离开皇宫。

朱元璋望着叶轩远去的背影,目光深邃。

“吱呀——”

御书房大门缓缓合上,将叶轩的身影隐没在视线之外。

“这孩子,年纪轻轻,却满腹经纶,绝非普通人能及,真是个难得的人才啊。”

朱元璋低声感叹,随后转头看向朱标,“标儿,日后你若有不懂之处,可多向叶轩请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