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章 少年永乐(2 / 2)

可惜,唐仨仁哪怕是穿越者也不可能活到一百年以后,他要做的,或许就是尽可能的将大明的很多东西往好的方面引导,能做的仅此而已了。

不过,即便是内燃机无望,蒸汽机的升级也足以让大明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。想象一下,那轰鸣的蒸汽机车,拉动着长长的车厢,在铁轨上飞驰而过,将大明的风景尽收眼底。

而这,还只是蒸汽机应用的一个方面。若是将其用到工业上,那将是一场怎样的革命?纺织、采矿、冶炼……每一个行业都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唐仨仁心中充满了期待,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崭新的大明,一个由蒸汽驱动的大明,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大明。

“仁伢子,刚才我听伊人说起纺织厂的事情,唐家铺的纺织厂生产出来的布匹,会不会定价定得太低了?”

见老朱等人围着自行车在转悠,马皇后叫过唐仨仁,询问起来纺织厂的事情,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不外乎“衣食住行”,可以说唐仨仁成了唐家铺的村长之后,正是从这四个方面下手的。

最开始的高产水稻再到超高产洪薯,然后是水泥修路解决唐家铺人们短距离出行的问题,再就是红砖厂烧砖造房子,现在是纺织厂,老朱和朱标或许没有注意到这一点,但马皇后却是发现了。

抛开唐仨仁帮助她解决身上的一些沉疾不说,唐仨仁在唐家铺所做的每一件事,都是冲着民生去的,想到这马皇后的眼神中透露出赞许,其实无论唐仨仁来自哪里,或许都不重要了:“我希望的是,唐家铺纺织厂生产的布匹,早一点在应天出现,在整个大明出现....”

唐仨仁点了点头,恭敬地回答道:“皇后娘娘放心,我最近正在考虑这件事,北边已经有不少的羊毛过来了,很快唐家铺的布,大明所有人都买得起。”

马皇后闻言,微微颔首,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。她接着说道:“有可能的话,唐家铺的一些作坊模式,是不是可以推广到整个大明?”

唐仨仁微微一怔,老朱想的恐怕是如何让唐家铺给皇家赚更多的钱,这很正常,因为老朱是真的穷怕了。

倒是马皇后,眼界方面比老朱要远得多,有些事情唐仨仁没有跟老朱直说,想着劝不如做,谁知道这事还得马皇后先看出来。

他稍加思索,回答道:“皇后娘娘,推广作坊模式,确实有可能带动大明各地的经济发展,不过,阻力会很大很大....或许也很小....”

唐家铺这么一个小地方能够推行唐仨仁的一些想法,其最大的原因是得到了老朱的同意和马皇后的支持,而且只有这么一个小地方,朝中的大臣们都觉得无所谓,自然可以任由唐仨仁搞各种看着这个时代“离经叛道”的事情。

当初唐仨仁也明白这一点,这才将能赚钱的东西都给了老朱,自己就给村里留一点,自己留了一丢丢。

此时老朱与朱标也看了过来,这个问题,他们早就想问了,不过他们却已经发现了,想要从唐仨仁这里问点什么有用的东西,还得是马皇后。

因为老朱发现,唐仨仁似乎不怎么待见他,反而对马皇后极致的尊敬,就像是那帮子淮西的大臣一般,起初这让老朱很不爽,不过在彻底知晓唐仨仁的“身世”之后,便没有这个想法了。

人家唐仨仁是从长江中上游一带沿河逃到应天附近的,似乎当年还受过某位“贵妇”的救命之恩,算一下时间,当初让唐仨仁没有被难民们吃掉的那位妇人,极有可能就是马皇后,这样一来不管唐仨仁是不是真来自于某个神奇的地方,刚降世不久也受过马皇后的恩情,这般尊敬马皇后也说得过去了。

“你是说?那帮子新晋权贵们?”

马皇后看了一眼老朱,刚才唐仨仁说后半句话的时候,特意看了一眼老朱,老朱嘿嘿一笑,表示认真在听着呢。

“大明初建才几年?新晋的权贵还没来得及享受呢,若将唐家铺的模式强行推广到整个大明,老朱你将再也听不到真话了....”

一个新的贵族阶层刚刚产生,唐仨仁就直接向其开战,真的很难很难,但如果是在老朱手里,或许不会遇到阻力,但阳奉阴违这种事情肯定是少不了了。

因为,老朱不可能管到大明的每个角落,而且,老朱目前就是最大的新晋贵族!只不过这位新晋的贵族老爷,骨子里还没有抛弃那些拥护他登上帝位的底层老百姓们。

“慢慢来吧,咱们有的是时间....”说这话时,唐仨仁看向少年朱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