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章 大礼剑(1 / 2)

嘉靖三年七月十五,奉天殿的蟠龙柱上渗出细密血珠。年轻的朱厚熜攥着一卷沾满朱砂的《皇明祖训》,指尖在“继嗣”二字上抠出深痕。殿外传来杨廷和率百官哭谏的声浪,他猛地将祖训砸向铜鹤香炉,火星迸溅中,一缕青烟凝成幽冥当铺的灯笼轮廓。

“陛下可需典当?”掌柜的声音从灯笼里渗出,“比如……用先帝定的规矩,换您自己的规矩?”

子时三刻,乾清宫地砖下浮出柏木柜台。张璁捧着紫檀匣跪献御前,匣中躺着百份血书——皆是新科举子联名支持“继统不继嗣”的誓词。

“典当物:满朝文臣的膝盖骨。”朱厚熜割破掌心按在匣面,“换一柄能斩断礼法的剑!”

掌柜的骨笔在当票游走:“嘉靖七年桂月,杨慎将流死云南;嘉靖二十四年,杨廷和祖坟遭雷火——此价可够?”

龙玺盖印刹那,血匣中窜出三百条金线缠上帝王手腕。张璁突然惨叫,他的脊椎弓成诡异弧度,仿佛有无形丝线将其提作提线木偶。

三日后早朝,刑部尚书赵鉴出列怒斥张璁,袖中谏疏却爬出白蚁。虫群聚成字迹:“礼法即枷锁,当焚!” 赵鉴暴毙时,七窍涌出的蚁群叼着脏器排成“大礼”二字。

陆炳带锦衣卫彻查,在赵府书房发现更骇人的景象:满地奏折如活蛇般交缠,墨字在纸面流动重组,最终拼成张璁的《大礼或问》。书架暗格里藏着一柄青铜剑——剑格嵌有北斗玉衡星纹,剑身却布满血管状红斑。

“是契约反噬。”陆炳用玄铁镊夹起剑时,红斑突然炸开,飞溅的锈渣化作人脸扑向他面门。那是三年前被廷杖而死的翰林王思!

七月廿十,左顺门血案爆发。锦衣卫廷杖声里,杨慎抓住陆炳佩刀嘶吼:“幽冥当铺篡了朝堂!你可见过真正的《大礼或问》?”

他咳血展开残卷,骇然露出两幅笔迹:张璁的奏章下,竟重叠着青词笔体!墨迹里游出细如发丝的蛊虫,陆炳挥刀斩去,蛊虫落地即长成焦竑(张璁门生)的模样。

“师兄代笔的滋味如何?”蛊人讥笑,“张大人脊椎早被掌柜抽去三节,离了提线便是烂泥!”话音未落,蛊人突然爆裂,数百焦黑纸蛾裹住杨慎——正是《明伦大典》的残页所化。

八月朔日,朱厚熜抚摸着新铸的“大礼剑”踏入太庙。剑锋划过孝宗牌位时,历代先帝灵位齐齐转向,空白的牌背浮现血字:“窃礼者永堕畜生道”。

狂风撞开殿门,杨廷和的白发缠在梁柱上飘如招魂幡。老人指尖滴血,在蒲团画出血符:“陛下可知典当物为何?是洪武爷立的‘言路骨’!”

三百道金线骤然从朱厚熜腕间穿刺而出!线端粘连着言官们的舌骨,此刻全扎进他龙袍。金线汇成的巨蟒虚影盘绕御座,吐信竟是张璁的声音:“从今往后,您吐出的每个字都是咱写的……”

嘉靖七年元宵,杨慎流放滇南前夜,幽冥当铺的灯笼悬于诏狱天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