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1章 暗流涌动(1 / 2)

夜色如墨,将邺城的繁华与喧嚣尽数吞噬,只剩下潜藏在阴影中的窃窃私语和暗藏的杀机。

城南,袁立的私宅,密室。

烛火摇曳,将袁立与他对面那个“商人”的影子投在墙上,拉得又细又长,宛如两只正在密谋的鬼魅。

“程先生,请用茶。”袁立,字子川,亲自为程昱斟上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茗。他面如冠玉,目若朗星,举手投足间满是世家公子的儒雅风流。然而,那双漂亮的眼睛深处,却闪烁着与其年龄和外表极不相称的阴狠与嫉妒。

“二公子客气了。”程昱端起茶杯,却并未饮用,那双深陷的眼睛在昏暗的烛光下显得格外锐利,“我家主公的意思,想必二公子已经了然于胸。”

“自然明白。”袁立放下茶壶,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冷笑,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怨毒,“我那位好大哥,袁昊,在并州打了几场胜仗,如今又得了一个叫赵云的匹夫之助,更是风头无两。父亲大人召他回邺,满朝文武的目光就没从他身上挪开过!再这样下去,这偌大的袁家,怕是没我袁立的立锥之地了!”

他的指节,因为用力而捏得发白。他与袁昊,同为母亲甄姜所出,皆为嫡子。凭什么兄长就能在外建功立业,尽享荣耀,而他这个嫡次子,就要留在邺城处理这些繁琐的政务,永远活在兄长的阴影之下?他不服!

“二公子多虑了。”程昱的声音沙哑而富有磁性,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,“大公子勇则勇矣,却终究是个只懂打打杀杀的武夫,于政治权谋一道,远非二公子的对手。您留守邺城,近水楼台,深得冀州世家之心,这才是成大事的根基。我家主公说了,他与二公子,并非主从,而是唇齿相依的盟友。”

“盟友?”袁立眼中精光一闪,这个词让他感到了一丝被尊重的感觉。

“不错。”程昱的身体微微前倾,声音压得更低,如同毒蛇吐信,“我家主公对大将军忠心耿耿,天日可表。但他真正忧心的,是大公子袁昊手握重兵,性情刚愎自用,一旦将来继承大统,恐非社稷之福,更非冀州世家之福。届时,我家主公愿意奉天子之名,行‘清君侧’之壮举,助二公子拨乱反正。事成之后,天子还于邺城,而这河北之主的位置,自然是非二公子莫属。至于我家主公,只求能继续为大汉镇守兖州,为二公子看守南大门。”

这番话,将一场赤裸裸的篡位阴谋,包装成了为国除害、替天行道的义举,更是精准地戳中了袁立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与恐惧。

袁立的心脏,不受控制地狂跳起来。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君临河北,号令天下的那一天。

“好!”他猛地端起自己面前的酒杯,一饮而尽,眼中闪过一丝狠厉,“我会设法说动父亲,让他将战略重心东移,先攻打青州的孔融。只要大军主力东出,我大哥的并州军,必然要南下策应,以为侧翼。届时,邺城空虚,便是我与曹公动手的天赐良机!我会提前在城中安插好人手,只等曹公大军一到,便立刻打开城门!”

“二公子英明!”程昱抚掌赞道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。他站起身,对着袁立深深一揖,“那么,在下便静候佳音。待二公子大事一定,我家主公必有厚报。”

两人相视一笑,一桩足以颠覆河北格局的阴谋,就在这昏暗的烛光中,悄然成型。

……

与此同时,灯火通明的大将军府议事厅内,也正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。

青州牧孔融被黄巾余党管亥围困于都昌,情况危急。他派出了麾下最勇猛的将领太史慈,冲出重围,前来邺城求援。

“主公!”以郭图、辛评为首的颍川谋士集团,率先发难。郭图手持笏板,声音洪亮,极富煽动性:“青州富庶,乃钱粮重地,更兼有渔盐之利,乃天赐主公之地!我军正好可借‘救援孔融’之大义名分,出兵青州。一旦功成,则我军东有青州,南有兖州,西有并州,北有幽州,四方来朝,霸业可成矣!”

郭图是袁立的坚定支持者,他这番话,明面上是为主公谋划,实则是在为袁立的计划铺路。他描绘的前景太过诱人,让好大喜功的袁绍不由得心驰神往。

“一派胡言!”话音刚落,性如烈火的冀州别驾田丰便冷笑一声,出列反驳,“郭公图所言,乃是画饼充饥,自取灭亡之策!我军当前心腹大患,非是黄巾余孽,更非青州孔融,而是近在咫尺,对我河北虎视眈眈的兖州曹操!”

沮授也紧跟着出列,神色凝重地说道:“主公,田别驾所言极是!曹操此人,名为归顺,实则鹰视狼顾,野心勃勃!如今他占据兖州,兵力未丰,羽翼未满,正是我等将其一举扼杀于摇篮之中的最好时机!若我军主力东出青州,战线绵延数百里,粮草转运艰难,旷日持久。曹操必趁我邺城空虚,挥师北上,直捣黄龙!届时,我军首尾不能相顾,必将土崩瓦解!主公,请三思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