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6章 韩复榘的末路(1 / 2)

且先不提晋省指挥部三人商谈军务的事宜。

东海省,即日军第10师团,也就是矶谷廉介负责的区域。

跟他打擂台的是东海省首席韩复榘。

韩复榘这个人还是有点意思的。

他早年是冯大帅的手下,因为能文能武,成了冯大帅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,成了西北军的一名悍将,参与过北伐战争。

但后来在东北易帜以后,称不满冯大帅克扣军饷,率部倒戈,投了常公及南国府。

并且在1930年,也就是民国十九年的时候,被任命为东海省首席。

接下来的七年时间,他全面掌控着东海省的行政、财务、人事,还有军队,凭借着手里的权力,他在东海省大肆安插亲信,打压异己。

俨然将东海省打造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。

不光作风是旧军阀做派,连思想也是老一套,一心认为在这个世界上,只有手中的兵才靠得住,是自己立足的根基——

这套逻辑其实没毛病。

尽管再怎么标榜文明,但这个世界的本质依旧是拳头大的人说话才是真理。

但这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你的拳头得真的很大才行。

而韩复榘显然不符合。

他的麾下虽然有六万多的兵力,但实际嫡系部队也就一个第12军,下辖三个师,其他都是独立旅或者直属部队,要么就是分散在各县的地方安保部队。

战斗力基本为零。

济州城,在这里,韩复榘几乎囤聚了所有主力部队,并准备了大量物资。

在他眼里,现在的济州城不说固若金汤,可也差不多了。

给他自信的不光是手里的几万主力部队,还有黄河天险。

这也是为什么他丢了德州的原因。

德州在黄河之外,防守那里只会和日军干耗,损失会很大,还无险可守。

不如退回来依托黄河天险。

东海省公署,外面的牌匾虽然是政务部门,但内里依旧是旧时代大帅府的装潢和格局。

往来人员不像是公署的公务员,反倒像他韩复榘的家臣。

“娘希匹下了命令,叫我务必死守,可一不派兵增援,二不给钱粮,这是叫我韩某人去送死啊!”

大帅府的主厅内,韩复榘一边享受着美姬的服侍,一边将电文拍在手边的桌案上。

一个眼神示意,肌肤吹弹可破的娇俏小娘子就端起茶盏,递到他嘴边。

韩复榘任命手下,并不是看一个人的才能,恰恰相反,他非常排斥接受过现代化军事教育的人才,曾经就做出过驱逐中央军校军官的事。

要在他手下做事,首要的就是忠诚。

所以对于他的吐槽,不光没人反对,反而一个个点头表示赞同。

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。

其中东海省民政厅厅长李树春和第22师师长谷良民都不约而同皱起眉头。

“大帅。”李树春低眉顺眼地呼唤一声,见韩复榘受用的眯起眼睛才继续说:“国府方面可能并不是针对大帅您,现在国家危难,整个北方几乎都被白远独揽。

在白远的地盘,国府连一粒粮食都收不上来,而在淞沪要供养几十万大军,自身也是捉襟见肘,难以给予支持实属情理之中!”

见李树春为南国府开脱,韩复榘不满地冷哼:“狗屁,他们缺钱粮?我可是听说宋孔两家的财物可是能填满几个火车皮,怎么不见分我老韩半毛钱?

李树春,你该不是国府派到我身边的卧底吧?”

顿时李树春吓得大气都不敢出,连忙缩起脑袋坐了回去。

‘卧底’两字倒也不是韩复榘信口胡说。

之前,南国府那位还的确针对过他做过这事。

在去年的时候,底下的一个师长就接到了那位的密令,要求反戈。

但被韩复榘及时察觉,并将那名师长全家上下满门都屠戮了个干净。

有前车之鉴在,李树春可不想因为一句话丢了脑袋,所以学起鹌鹑,不复多言。

韩和南府那位的恩怨由来已久。

总之,自从他全面接管东海以后,那位就没有一刻不想瓦解掉他的时候。

甚至还派出过军统暗杀他,这也是两人矛盾的爆发点。

从那以后,整个东海的税他上缴的就更少了。

譬如国府命令他缴纳东海的五百万关税,他只给了五十万敷衍了事。

当然,韩复榘也知道李树春不可能是南面策反的对象。

毕竟身为军政府,需要策反他手下的实际统兵将领才有意义。

之所以这么说,不过是敲打对方一下罢了。

毕竟当初李树春可没少阻挠他种植烟土。

他就不明白了,这么大利润的产业,为什么就总要有人阻挠呢?

不比苦哈哈种菜强?

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。

“钧座!”第22师师长谷良民攥紧拳头,忍不住站了起来,“我明白您和委员长有过节。

但现在小鬼子肆无忌惮的侵略我们的国家,身为军人,哪怕国府不给我们支持,我们也有保境安民的职责!”

“良民!坐下!”12军军长重重磕了下茶盏,对谷良民厉声呵斥。

此时,韩复榘再次眯起双眼,掩藏从玩味演变成一闪而逝厉芒的眼神。

谷良民,他手下三个嫡系师的师长之一,是绝对的实权将领。

如今却表现的这么“不忠诚”,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!

但他并没有发作,而是依旧一副笑呵呵的表情:“良民,我们现在不就在保卫国土么?你这么说,身葬德州的两千多弟兄可是会寒心的!”

孙桐萱的呵斥让刚刚热血上头的谷良民顿时冷静下来。

望着皮笑肉不笑的韩复榘,他的头皮一阵发麻。

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失望和悲哀。

对韩复榘的失望,还有为这个国家有这样的军阀主政一省、以及为东海省的千万百姓悲哀。

“对不起钧座,我说错话了。”瓮声道歉过后,谷良民闷闷地坐下。

韩复榘也没有发作,而是笑着勉励:“日军大军压境,让大家精神紧绷,难免情绪不对,可以理解……桐萱啊,该减点担子就减点担子,不要压迫过甚,该给良民放一段时间假了……

另外,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……”

韩复榘挥手打发走下人,面色红润:“我已经跟日本领事馆的花谷先生商谈过了,目前双方正在寻找和谈的契机,东海省……说不定可以就此免遭战火!”

谷良民脸色灰白,痛苦的闭上眼睛。

他是个武将,读过书也识字,谈不上有文化,但也明白小鬼子这次是冲着灭亡大夏来的。

哪里有什么和谈的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