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奉皇室祖训,无实职皇室宗亲全部定居在旧都。
本就是为了控制宗亲,不要有谋反异动。
换言之,也是为了保护宗亲,不要横遭屠戮。
大奉二百余年,宗亲数量已经极为庞大。
因为有着朝廷俸禄,渐渐变成混吃等死状态。
张重满在军中得个军职,已经算是上进之人。
“他们具体都说些什么?”
太后早已知晓一些,询问一下,不过是想印证。
涂一乐却不明说,长叹一口气:
“唉,还不是想分一杯羹,便说些子虚乌有事情。”
“快说。”
“遵旨。”涂一乐这才知无不言:“他们说,本是祖宗留下基业,现在却名存实亡。实际大奉的主人,已经变成外戚与外臣。更有甚者,扬言拼死一搏,夺回祖宗基业。”
太后不屑冷笑,微微摇头:
“当年先帝驾崩之时,却不见他们如此有血性。”
“太后所言极是。”涂一乐连忙奉承起来:“本王倒是无所谓,可以随时交出所有,归隐山林。可外戚却不一样。现在大奉任用能人志士,武氏一族本就多国家栋梁之材,多得了些官职,无可厚非。”
“外戚亦是得了便利。”
太后只是简单一句,算是反驳涂一乐。
她深知这一点,武氏一族潜移默化之中,势力已日益庞大。
太后亦不想看到这样的局面,可族人打着她的旗号,谁人不得多高看一眼?
许多势力团体,为首之人还不知情,便已经慢慢形成。
涂一乐继续说道:
“武氏一族都是真才实干。他们为大奉朝呕心沥血,是大奉之干成,是大奉之柱石……”
“够了。”太后立即打断:“这般鬼话莫要再说。若不是因为武姓,你会令武延晋做亲兵统领?”
涂一乐一番试探过后,心中已经有了定论。
太后并没有私心,全然只为大奉着想。
若是换做普通人,此时肯定已经飘飘然。
“的确不会。我怎能大费周章,在边军中选他前来?”涂一乐直言不讳:“不过,武延晋的确才干出众,亦是忠心耿耿。”
二人心照不宣。
选择武姓进入府中,不过是为了让太后安心。
“丰梅王之功绩,已无人能相提并论。”
太后看似随意,幽幽说道。
涂一乐心知肚明,这是在提醒他,已经没人能够与其抗衡。
之前明面之上,还有个右相郭由真。
而此时,已经不能相提并论。
现在已然演变为,丰梅王、皇室宗亲、武氏外戚的局面。
涂一乐有着实权,势力最盛。
宗亲凭借血脉,有着不死金身。
武氏外戚则凭借太后与自身努力,二者兼备些许。
涂一乐深知,此时看似平静,实则最为凶险。
“太后以为,宗亲会如何作乱?”
太后并不回答,而是反问:
“王爷认为的呢?”
“圣上。”涂一乐立即说道:“宗亲仰仗的便是血脉,而裹挟圣上,是不二选择。这还需太后耐心劝说圣上,不可被宗亲得逞,扰乱朝纲。”
太后并不应和,而是婉儿一笑:
“你不总说,孩子长大了,不要管得太紧。”
涂一乐随之尴尬大笑。
之前说的玩笑话,但也是他心中所想。
可这毕竟不是普通孩子。
犯了错打一顿便好。
这可是涉及大奉国运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