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,朝阳露出半头,将云海染成金色。
院子里,陈及冠收起桩架,待身体气血平息下来后,用细葛布将额头的薄汗擦去。
每天的锻炼他都没有错过,如今体魄有多强他不知晓,反正村中两百斤重的磨盘他可以一个人轻松抬起。
回到房间,换了一身柔顺轻薄的青色长袍,梳理好墨发后,戴上四平定方巾。
棉袄早就被放在书柜,静静等待冬天再次降临。
来到饭桌旁,上面静静放着着一碗阳春面,青葱躺在上面,好似碧玉。
面条旁边,还放着两个白水鸡蛋,这便是他今日的早餐。
陈招娣见他出来,先是帮他整理了一下衣袍上的褶皱,随后拿起鸡蛋,认真在他身上滚动。
“鸡蛋滚身,霉运退散,一岁一礼,灾祸远离。”
滚完鸡蛋,又让小弟坐下吃面条,“面条长又长,寿比南山长,面条细又细,福星高高照。”
做完这些,陈招娣拿出一个精致华丽的荷包,满心满眼看着他,“冠哥儿,生辰喜乐。”
陈及冠将荷包接过来,挂在腰带上,露出笑容,“谢谢阿姐。”
陈招娣摸了摸他柔顺的头发,嘱咐道:“荷包可不能打开,里面装着平安符,是俺和你姐夫一起去灵隐寺求的。”
这样的荷包,家里每个人都有,是陈及冠之前从灵隐寺带回来的佛珠。
陈招娣对佛珠视若珍宝,专门做了三个荷包装起来,让每个人都挂在腰带上,不准取下。
陈及冠没有给自己买佛珠,所以陈招娣抽了个时间,专门去了灵隐寺一趟,足足跪拜了两个时辰,求了一张平安符,在陈及冠生辰这天送给他。
陈及冠吃完面条和鸡蛋,精神饱满,迈着四方步走出院子。
陈黑熊低着头跟在后面,眼里满是懊恼。
县城的日子过的太舒服了,他竟然把冠哥儿的生辰搞忘了。
不过还好,水哥儿今日也没送来礼物,看来不仅是他一个人忘了。
他眼珠子转了转,心里计算自己攒了多少铜钱,打算等会儿去街上转一转,给冠哥儿挑一个生辰礼。
他在食肆帮忙,陈招娣自然不会让他白干,只是工钱要少一些,另外陈及冠也会给他一些铜钱。
这些铜钱陈黑熊除去偶尔嘴馋买一些零嘴以外,都存了起来,打算以后用来娶一个城里姑娘。
来到县城才发现,城里的姑娘比村里的要水灵许多。
陈及冠不知道身后玩伴心里的想法,走出小院,和黄明德一起朝县学走去。
县学的节奏与之前并无什么区别,上午研习功课,下午便进行礼乐射御的教学。
按照教谕所想,大抵是想把每个学子都培育上有上古之风的君子。
古代的君子,可不止品德高尚温润如玉,更兼有不俗武艺,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,君子六艺便是这么渐渐流传下来的。
大部分学子没有辜负教谕的希望,有足够殷实的家境支持,他们对于礼乐射御的开销没有丝毫负担,发展的更加全面,没有一个是只知道死读书的腐儒。
闲话不多说,陈及冠来到讲堂,还是和往常一样,径直来到最后面,盘膝坐在支踵上。
其实教谕他问过他,要不要换一换位置,以便更好听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