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是举人酒席那日,同窗好友介绍的。
陈延特意去见了两人,聊了一会儿,还算满意。
确定了两人是有真才实学的,为人也不迂腐。
陈延便打算过两日带着两人来陈家坳,让两人参观一下族学的学堂,还有商谈一下每月的月例。
两位夫子。
一位是闵童生。
三十八岁,以前在临川县一家私塾当基础识字班的夫子,后因关系不硬被人顶替职位,被动失去工作。
但他还有妻儿老母要养,老母亲还常年卧病,急需银钱,所以最后才会被介绍到他这里。
另外一位姓江,大家都叫他江秀才。
是这次乡试的落榜考生,如今二十六岁。
亦是家中贫寒,但才学扎实,只是陈延觉得他可能缺点运气。
他这次乡试考试中途发热,是被监考人员抬出来的。
为了下次乡试,江秀才不得不出来谋生,这是董明认识的人,所以介绍给了陈延。
陈延觉得可以,有真才实学。
但雇人嘛,得你情我愿,再有就是,这虽然是族学,但却是坐落在村子里面的,不少读书人还是比较介意这点的,所以陈延便提议两人过来考察一下环境,还有报酬福利等,若是都觉得可以,能够接受,那么便就直接定下来。
与闵童生和江秀才说好了明日便来陈家坳,陈延便提前回村,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家里人还有村长等族老。
“真找到了!?”村长激动的站起来。
其余族老亦是欣喜异常的看着陈延。
“找到了,一共是两个。”
陈延将闵童生和江秀才的基本信息都告诉了在场的村长和诸位族老。
大家听完后,面上更是难掩喜悦之色。
“延哥儿,你的眼光我们自是相信的,你看着做就好,我们都听你的。”村长满脸喜色的赶紧发言。
他仿佛已经看到了,族中小辈日后哥哥成才的画面,只要一想到大家都能有机会读书识字,日后能不做个睁眼瞎,他这心情就激动得不能自已。
“对对对,延哥儿啊,你是咱们族里最有出息的人了,我们都相信你,你觉得怎么做好,咱们就怎么做,我们没有意见的。”
“对对对!”
“我们都听你的,你说咋做咱们就咋做,有事儿要我们做的,尽管说,这是大家的事儿!”
“就是,有事儿说一声,咱们立刻去办,指定不能耽误一点儿。”
闻言,陈老三和陈铁柱都很满意,他们没说话,看向儿子|孙子。